甲醛超标,身体最初会有哪些不适症状?

提问者:好好学习浏览数:128时间:2022-07-24
我要回答:
0/9999
提交
登录 / 注册 后可发布内容
已有2条回答
关山难越头像
关山难越最佳回答

甲醛超标,我们待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如果吸入过量的甲醛,身体就会出现这些不适症状:

1、嗓子不舒服,眼睛疼等症状。

如果您开始频繁、莫名地出现喉咙不舒服、眼痛等症状,请提高警惕,因为很可能是甲醛中毒。甲醛将通过呼吸,直接刺激人体的喉咙、鼻子等呼吸道粘膜,还有眼睛,很容易让人感到不适。

2、皮肤过敏、瘙痒、荨麻疹等皮肤病。

假如您的皮肤突然不舒服,有可能是由于长期暴露在甲醛超标的空气中造成的,严重的话,还会诱发荨麻疹。

3、免疫力低下,容易感冒、口腔溃疡。

甲醛中毒的另一特点是会引起人体免疫力下降,容易生病,容易患上口腔溃疡,容易感冒等情况,更甚者,还可能引起白血病等。

2022-09-010
邪君君莫邪头像
邪君君莫邪

生活的室内环境出现甲醛超标的情况,一定不能轻视,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很容易受到伤害!

如果甲醛浓度不是太高,短时间内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,但是随着待得时间越来越久,很可能会引起气管炎、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,还会导致肠胃功能出现紊乱、持久性头痛等疾病。

如果是高浓度甲醛,接触后很快就会造成眼睛流泪、咳嗽不止,胸闷气短,皮肤敏感的人还是导致皮肤过敏,更严重时还可能受到强烈刺激而晕倒。

一般装修后,室内多少都会含有甲醛,想要确定甲醛是否超标,最好是检测一下,可以自己使用检测盒(准确度一般),也可以找专业检测机构(更精准)。

2022-09-010

没有满意答案,向专业人士咨询

查看更多

最新回答

查看更多
去除甲醛有多种方法,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建议: 1、持续通风:通过定时开窗通风,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,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。这是直接且有效的方法,但需要注意,甲醛释放周期长,一般要三到五年,所以单靠通风法去甲醛耗时较长。 2、使用活性炭: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,能够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。可以将活性炭放置在室内各个角落,但需要注意定期更换,避免饱和后造成二次污染。 3、使用空气净化器: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和净化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。选择具有甲醛过滤功能的空气净化器,并定期更换过滤片,以保持净化效果。 4、寻找专业公司:
当室内甲醛浓度处于0.1到0.2mg/m³之间时,虽然尚未达到某些标准中的“绝对不安全”范围(如超过0.5mg/m³),但已经超出了多数公认的安全限值。在这个浓度范围内,居住者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不适,如轻微的眼部刺激、咽喉不适等。虽然这些症状可能不如高浓度暴露时那样明显和严重,但长期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,仍有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 面对甲醛超标的情况,无论浓度高低,都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理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措施: 1、开窗通风:增加室内空气流通,降低甲醛浓度。特别是在新装修或新购置家具后,应长时间开窗通风。
首先,如果您怀疑租房甲醛超标,千万别慌。可以先通过一些直观的感受来初步判断。 比如,进入房间后是不是总感觉有股刺鼻的气味,或者待久了会出现眼睛刺痛、喉咙不适、头晕等症状。如果有这些情况,那甲醛超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啦。 接下来,咱们可以采取一些实际行动。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购买甲醛检测盒。虽然它的准确度可能比不上专业检测机构,但能给您一个大致的参考。要是检测盒显示甲醛可能超标,那就要重视起来了。 还有一招,就是找专业的甲醛检测机构。虽然这可能需要花费一些钱,但检测结果会更加准确可靠。他们会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方法,给出详
甲醛,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,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、家具制造、纺织品处理等多个领域,其挥发性强,容易在室内环境中积累,成为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 长期或高浓度暴露于甲醛环境中,对人体健康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。短期暴露可能导致眼睛、鼻子和喉咙的刺激感,出现流泪、咳嗽、喉咙痛等症状。对于敏感人群,如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,这些影响可能更为显著。长期低浓度暴露则可能增加患鼻咽癌、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风险,尽管这种关联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但已有大量研究指出了其潜在的联系。 针对“吸了半天甲醛有
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绿植,确实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能力。它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,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,包括一定量的甲醛。 然而,需要明确的是,绿萝去除甲醛的能力是有限的。单靠几盆绿萝来完全消除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,是不太现实的。新装修的房间中甲醛释放量往往较大,而绿萝所能处理的甲醛量相对较少。 而且,绿萝的净化效果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比如房间的大小、通风情况、光照条件以及绿萝的数量等。在一个较大且密闭的空间里,少量的绿萝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。 尽管绿萝不能成为去除甲醛的“主力军”,但将其作为辅助手段
申请成功
请完成安全验证
个人信息保护声明
温馨提示